“卷面污渍,拙。”

“涂改过多,拙。”

...

一遍粗过,厚厚的一摞试卷终于肉眼可见的变薄。

“今年取中15人,诸位同僚,同心戮力。”

小主,

“是!”

试帖诗是比较好批改了,古代文风环境下稍微有点才情的都会吟两句,所以是否佳作,他们一眼就看的出来。

“刘大人,这首春归倒是让我眼前一亮,此诗拿到府试怕也不逊几分。”

老酸儒都这样,遇到好文好诗,如同遇到琼浆玉露。

那是一刻不能停的都要分享,晚一秒都像钓鱼佬手里脱钩的鱼那么难受。

“赵老不如读来听听,阅卷甚久,换换脑力。”刘学正抚须含笑。

“细雨绵绵润物华,东风送暖入千家。

远山如黛添新绿,近水含烟泛浅沙。

柳眼初开迎远客,桃腮微露映朝霞。

归来燕子寻旧垒,春满人间处处花。”

“好好好,好一个春满人间处处花,此诗当有案首之姿。”刘学正摇头晃脑陶醉的道。

“不错不错,真是好诗。”

“嗯,确实对仗工整,当属佳作。”

周围一片叫好声,

“吾这也有一首,曰春景,诸位同僚,一同鉴赏。”张教谕也抽出一份试卷。

“翠柳垂丝舞碧烟,桃花含笑映晴川。

黄莺啼破清晨梦,紫燕衔泥筑爱田。

溪水潺潺流不尽,山花烂漫开无边。

春风拂面人皆醉,美景如画入眼帘。”

“唔,张教谕这篇也算尚可,只是意境差去很远,还有待精进啊。”刘学正也点头,算是一篇好文了。

“可取。”孙教学推荐道。

“自无不可。”在场的评卷人一致通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