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了清朝,康熙皇帝一声吼 “滋生人丁永不加赋”,雍正皇帝再来一招 “摊丁入亩”,把人头税彻底取消,得,中国人口这下可像脱缰野马,开始了狂飙突进的人口大爆发。
康熙三十九年(1700 年)的时候,中国人口大概 1.5 亿。可还没到一百年呢,到了乾隆五十九年(1794 年),清朝人口 “噌” 地一下飙到了 3.13 亿。
最后靠着番薯、玉米广泛种植的大力支持,中国人口从明朝万历年间(1572 年-1620 年)的大概 1 亿,一路繁衍到乾隆五十九年(1794 年)的 3.13 亿,到了道光三十年(1850 年),又呼呼涨到 4.3 亿。
要追根溯源,找咱中华民族不断繁衍壮大的根儿,番薯和玉米的传入和传播,那功劳可真是杠杠的!
郑和下西洋是公元 1405 年开始的,到了清朝,也就短短三百来年,可这人口增长就跟火山喷发似的。
青鸟在这提个假设,要是朱棣那会就把这些外来粮种当宝贝,那大明还能因为农民起义玩完?
关外的女真族还能有机会闯进中原?
当然,讲完郑和,我们就要言归正传,来讲讲朱棣是如何从其他方面来媲美唐太宗,以达到他消除造反骂名吧!】
······
秦时明月时空
嬴政瞪大眼睛盯着直播间里跳出的清朝人口数字,那数字大得让他差点没坐稳。他转头看向群臣,脸上的表情仿佛在说:“这数字,比朕的兵马俑还壮观!”
阴嫚小公主则在一旁,小手忙不迭地掰着手指头,一遍又一遍,最后她糯糯地开口:“哎呀,这数字大得我的手指头都不够用啦!”
群臣们也是一脸的震惊和兴奋,他们交头接耳,议论纷纷:“这番薯和玉米,真是不得了,能让人口增长得这么快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