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时最受重用的人,想必大家也有所耳闻,那就是上官婉儿。
实际上从上官婉儿身上,更能体现出武则天的用人原则,那就是只看才能。
上官婉儿是宰相上官仪的孙女,您没看错,这个上官仪就是当年劝唐高宗废掉武则天的那位,上官仪因为给唐高宗起草废后的诏书,得罪了武则天,被诬陷谋反,关进大牢处死。
刚出生的上官婉儿和母亲郑氏一同被发配到掖廷为奴。在掖廷当奴隶的日子里,在母亲的精心教导下,上官婉儿熟读诗书,不光能吟诗写文,而且明白事理,聪明得很,反应特别快。
后来,武则天召见了年仅十四岁的上官婉儿,当场出题考考她。上官婉儿文思敏捷,一气呵成,而且文章意思通顺,辞藻华丽,语言优美,就好像早就构思好了一样。
武则天看了特别高兴,马上下令免除她的奴婢身份,让她掌管宫中的诏命。
武则天称帝以后,上官婉儿更受武则天的器重,百官的奏折好多都让她参与决断,可以说算得上是女宰相。
从上官婉儿的事儿上,咱们能更直接地看到武则天的胸怀,敢把跟自己有血海深仇的人放在身边,还当成心腹。
这份胸怀,世上的男子,也没几个能有的。
但武则天启用的参政女官群体,除了上官婉儿之外,大多在武则天退位以后就 “各回各家,各找各妈” 了。
不光在行政体系上使劲儿抬举女官,武则天在民间风俗方面也大力改革。
制定了新媳妇不跪的婚嫁习俗。咱中国古代的婚礼,大多是男女新人一块儿跪拜。
武则天称帝以后,为了提高妇女的地位,规定举行婚礼的时候,男的跪,女的不跪。
宋朝人高承写的《事物纪原》里记载:“唐武后想要抬高妇女的地位,才改变了现在的跪拜方式。所以女子屈膝下拜,是从唐武后开始的。”
这些都是武则天大力抬高女性地位的举动,虽说武则天之后,这些政策都打了折扣,但女性的地位还是有所提高。】
·····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