苏媛一看这大姐的神情就也笑说:“破费啥呀,孙姐千万别客气,我以后想买布料还得麻烦您呢。”
孙姐看苏媛表情诚恳,想了想,也就没有再拒绝,更何况,两人还都不熟,也可能别人只是随口一说,下次还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,倒也不用这么较真儿,更何况她这里有时候会有些瑕疵布,总是能还上这个人情,这么一想越发坦然,没一会儿功夫俩人俨然像相识许久的好姐妹,聊的热火朝天,也就是又有人来买布苏媛才告辞出来。
一出门,张红霞就惊奇地盯着苏媛叹道:“我这要不是从头跟你在一块儿,还以为你们早就认识呢,聊这么起劲。”
苏媛也没多说,只笑说:“多认识个人多条路嘛,更何况这个大姐不像别的售货员那样高高在上,还挺好相处的。”
“那倒是”张红霞也就是问问,听完苏媛说的也就没继续说这个。
苏媛笑笑也没再说,其实苏媛哪会那么能聊,她本身性格慢热,嘴巴也不甜,在陌生人面前是有点寡言的,一直很羡慕嘴巴甜情商高会说话的人,但如今穿到这里,也回不去了,感觉整个世界都不认识自己,反而有种无所谓、豁出去的勇气。但再怎么样也不可能一下变得能言善道,刚才也主要是那大姐善谈,她听得多说的少,倒是知道不少县里的事。当然也包括那大姐。
孙姐叫孙超英,地道的县城人,不说所有事吧,但有事问到她基本也能了解个七七八八,自己本身是城镇职工,还是在供销社这种信息传播快的单位,再加上七大姑八大姨分布各个厂子,那就是一张消息网啊。
就这样苏媛从孙姐嘴里了解到县城有印刷厂、毛巾厂和通用机械厂。她家是双职工,她爱人就是在印刷厂,孙姐今年32,大女儿13,儿子12,现在肚子里这个是时隔好几年有的,年纪也大了,就想多吃点好的补补,可她们家条件好是好,也不是想买什么就能买到什么的。
城市里都是凭票供应,即使可以去黑市,也不能经常买,一是不安全,二也是确实价格贵出不少,偶尔能买点贵价东西,也不能常去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有些人家有乡下亲戚,反倒能经常换点,不拘是猪肉,还是鸡鱼,都是好东西。所以刚才孙姐在不认识苏媛的情况下还能跟她说得多点,一是不怕苏媛有什么不好的心思,毕竟一方是县城人,关系盘根错节,另一方只是个刚下乡人生地不熟的小知青。二也就是想搭个关系,好方便换点东西了。总之不会吃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