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仁几人愣了一瞬,随即露出礼貌又热情的笑容:“当然可以,请坐。”
男人缓缓入座,不紧不慢地整了整衣角,微笑着自我介绍:“我叫赵启,在官场沉浮好些年了。刚在这儿吃饭,瞧见你们几位年轻人朝气蓬勃,就忍不住想凑过来唠几句。”
众人对视一眼,眼中皆是好奇的火花在噼里啪啦闪烁。王刚率先开口,身子往前倾了倾:“赵先生,幸会幸会!您在官场摸爬滚打这么久,肯定攒了一肚子宝贵经验吧?快给我们这些小辈开开眼。”
赵启谦逊地摆摆手,笑容温和:“经验谈不上,就是些零零碎碎的感悟。你们晓得不,这平日里吃饭,可藏着大学问,能把一个人看得透彻。”
“吃饭能看穿人?”李仁的另一位朋友陈宇忍不住探身追问,眼里满是怀疑,“赵先生,您快给我们说道说道,我还真没琢磨过这事儿。”
赵启轻轻点头,不疾不徐地侃侃而谈:“就拿点菜来说,要是有人点菜只顾自己口味,全然不考虑桌上其他人喜好,大概率是比较自我、自私的主儿。你们想啊,饭局本就是个社交场合,只图自己吃得开心,不顾及旁人,这心思不就摆在明面上了嘛。吃饭时,要是风卷残云、毫无仪态,多半性子急,做事也糙,没什么耐心细致劲儿。再瞧对服务员的态度,要是颐指气使、没个好脸色,教养这块指定缺了几分,不懂得尊重他人劳动成果。”
众人听了,像是被按下暂停键,陷入沉思。李仁脑海里瞬间闪过以往那些饭局的场景,自己有时急着谈生意,吃饭确实囫囵吞枣,也没太在意旁人的感受,不禁有些赧然,脸上微微泛红。
“赵先生,您这话真是醍醐灌顶,我们平常哪会琢磨这些细枝末节。”李仁诚恳说道,眼神里满是对这番新奇观点的认同。
赵启笑意更浓:“虽说都是些生活琐事,但细微之处见真章。在官场,观察人的细节更是必修课,关乎能不能信得过、用得上一个人。毕竟官场复杂,打交道的人形形色色,一不小心看走眼,可就麻烦咯。”
这话仿若打开了好奇的匣子,大家你一言我一语,抛出一连串关于官场的疑问。赵启也不恼,耐心解答,分享那些不为人知的官场风云、处事诀窍,众人听得入迷,一时间饭桌上气氛热烈非常,酒杯碰撞声与欢声笑语交织在一起。
正说着,佳肴陆续上桌。鲜嫩多汁的牛排搁在滚烫的铁板上,滋滋冒着热气,泛着诱人的焦香,油脂在盘底嗞啦嗞啦响;清蒸鱼卧在青花瓷盘中,鱼身被青葱、红椒恰到好处地点缀得色泽鲜亮,鱼眼清澈,仿佛刚从水里捞出来;还有那盘精致的文思豆腐羹,豆腐丝细如发丝,在清汤里轻盈摇曳生姿,透着一股子江南水乡的温婉细腻。众人迫不及待动筷,一边品尝美味,一边话题不停。
“赵先生,您觉得官场里,最要紧的品质是啥?”陈宇咽下一口鲜嫩的鱼肉,追问道,目光灼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