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8章 陈德子心愿了却,含笑九泉

“这就是文钟的响声吗?”

宁浩的话音落下,院长陈德子跟众夫子都忍不住脸红,满脸地惭愧。

让文钟先后三响的人,却还是第一次亲耳听到文钟的声音。

这是他们书院的失职,没有尽到培养的责任。

“对,这是文钟的响声,这几十年来,它为你响了三次六响……”

“又是贯府之诗啊!”

院长陈德子情绪激动,他拿出纸笔,将宁浩念的这首诗默写下来。

他的身体颤抖不止。

与此同时。

伴随着文钟的响彻,树德书院学士们再次欢呼雀跃,聚集在文钟阁欣赏诗文。

而后文钟上的才气化成两头文龙,乘着晚霞直冲云霄,宛若划破长空的两道流星,横贯南湘府。

这一夜。

南湘府的读书人、官员、黎民百姓,再一次呆呆地看着天穹。

“三次,三次,文曲星降世也没这么夸张吧?”

“此大儒究竟是何许人也?或是隐世的大儒一朝悟道,成就了圣人?”

“啊,真想知道这到底是什么贯府诗词,更想知道是谁作出了此等诗词。”

人们震惊的无以复加。

以往几十年都难得见上一次的文道异象,没想到现在短短几天出现三次。

圣人在世的时代也不过如此。

南湘府督学院学政苏牧,仰望夜空,低喃道:“南湘府是潜龙之地啊,怕是能够蕴育出一位圣人……”

纵观大禹文道历史,但凡是孕育过圣人的地方,都曾有过这种异象。

圣人不是光努力读书就能成就的。

而是与生俱来的天赋,加上后天的努力和机缘,方能成就圣位。

……

树德书院儒术堂中。

院长陈德子默写完毕,双手捧着贯府诗文递到宁浩面前:“宁浩,请题字……”

这是让宁浩将此诗命名。

在陈德子看来,这首诗文是他起的头,所以……他认为要占一半。

“这首诗既然是院长开的头,那么这首诗名,就叫《偶成》吧!”

宁浩笑了笑,拿起毛笔,沾墨,在陈德子抄写下诗文的纸上,写下‘偶成’二字。

“好!!”

院长陈德子眼睛绽放精光,旋即肩膀抽动,老泪开始纵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