宁浩当然也急,但毕竟是搬运华夏先贤的诗词,多少也要给予人家尊重。
中秋佳节都还没到,你就直接搬出来,这就是对先贤的不敬。
画道子激动道:“那是不是可以开始完善老夫的画作了?”
“宁浩学士,老夫观你眉宇间有丹青之意,应当是会作画的,但你要知道,画道是比诗词更难入门和学精的大道,你诗词越厉害,画道越难精通……”
画道子很想宁浩出手,完成他的画作。
毕竟这要画的神剑,本就是宁浩的神物,只有宁浩才能够观神物的古韵。
所以想要画作与天地共鸣,必须要将那抹‘古韵’,也就是神韵给描摹出来。
画虎画皮难画骨啊!
“晚辈可以尝试一下。”
宁浩也不敢说完全打包票。
毕竟他跟丹道子的绘画风格不一样,很难在残画的基础上,将其完美续上。
而想要做到这一点,首先就是要对整个残画有很深的了解,还要从残画中发现作画之人的风格。
也就是画风。
但宁浩毕竟是马牛一个,当初勤工俭学的时候,就接手过不少标价一个亿,最终到手四千五的电影特效原画。
他别的本事没有,但早就练就了模仿画风的能力。
“好,老夫信你!”画道子认真地说道。
陆子画忍不住心中嘀咕。
画道子前辈能不信吗?
除了宁浩,还有能够临摹出宁浩手中的‘斩运剑’。
但有一说一,能见神器,本身就是莫大的殊荣,这次被带来悬镜司,来对了。
因祸得福!
宁浩将斩运剑插在地上,认真地观摩起了画道子的画作。
就这?
就这?
以宁浩的绘画水准,一眼就看出画道子的水平……说的好听是还行。
说难听点,小学六年级的天赋小画师,都要略胜画道子一筹。
关键画道子的画作,居然还没有形成个人的画风。
这都已经是南湘府丹青之道第一人了?
但宁浩也知道,儒家学士诗词文章才是真正的大道,琴棋书画也是正道,但太吃天赋……
同样也特别费钱。
没钱你学什么画?
“院长,帮我找两个儒家学士,一人背诗,一人默写文章吧!”
宁浩准备续画,但系统任务也要同步完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