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辰钰对于强大军事力量的追求有一种近乎偏执的狂热,俗话说就是火力不足恐惧症。
所以兴武朝的大炮生产量夸张的达到了年产三千门的水平。每个月都有将近三百门的产量。用铁量已经不再使用斤这个计量单位了,直接用吨来替代。一吨两千斤,与后世相同。
除了大炮,还改进生产了大量的火枪,首次出现了可以连续供弹的弹夹概念。定装火药的枪弹和炮弹已经成为主流。而此时,苟在江北的清军在这方面几乎没什么太大的进展。
清军从西洋人手里买来不少的武器,多铎幻想着能在下一次南下作战中凭借舶来的火器大发神威,将明军炸个人仰马翻!
大明军队军事改革此时也出现重大转向,一向不被重视的火枪兵改成了步枪兵,冷兵器除了连臂弩其他一律淘汰。为了增加步枪兵的机动能力,步枪兵以小营为单位,配备蒸汽驱动的运兵车,一小部分用了内燃机驱动的汽车。毕竟内燃机刚刚研制成功,需要进一步升级进化。
明军已经开始发展现代化的机械化部队。
看着离京师十里之外的巨大练兵场上排列整齐的钢铁巨兽,第一次参与阅兵的文武大臣,包括兴武帝朱常淓在内,差点把下巴惊掉!
阅兵式分成两部分,一是炮兵,二是步枪兵,其他辅助兵种都不需要单独检阅。
朱常淓第一次见到了千炮齐鸣的恐怖场景。那个声势真的可以用排山倒海来形容。不仅他这个皇帝肝儿颤,参与阅兵的大臣们也第一近距离感受到了什么叫做震撼。
一向眼高于顶的文臣们在参加完这次阅兵式之后,再说不出一句话来,大明军队的变化让他们瞠目结舌。在千门大炮攻击下,遍布密林的山头直接被削没了。露出炸翻的褐色土壤以及黑色硝烟痕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