贾诩只好把话头重新放在那封密信上,言之凿凿的说这是他担心袁氏并州有危难才冒死给袁尚加以提醒。因此是真的给袁尚帮助,并且想把这封密信当做投名状。
这封信的确是袁尚所愿意相信的,但又很难单凭这封信就确定贾诩的诚意。毕竟只是一封信,若是曹操和贾诩存心要用诈降计,搞一封所谓“密信”就太轻松了。
袁尚笑了笑:“若只是这一封信,文和先生换做是我便会相信吗?说得直白些,我需要先生能再说动我几分,不然我还是觉得先生是来用诈降计的!”
贾诩看着面前的两个亲兵,知道自己再说不出点东西来,必定是要被他俩抓走的。贾诩叹了一口气,终于是说实话,因为再隐瞒下去恐怕袁尚要责怪他不够虔诚了。
“袁三公子,贾诩的确有事隐瞒,但也是怕公子迁怒于我。因此刚刚不敢谈起,如今公子始终对吾心怀芥蒂,吾便舍得一身剐,把真相告知公子!”贾诩开始把他真正投靠袁尚的原因告诉了袁尚。
原来贾诩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不亚于郭嘉和荀彧,因此自己请命到毗邻袁绍地界的地方辅佐曹洪,临机决断以削弱袁氏的实力,且争取促成曹操定下的以黑山贼制造的并州之乱,牵引袁绍主力从幽州撤兵。同时还要保证曹军不能和袁军正面产生冲突,务必保证两家脸面上始终是一团和气的姻亲关系。
原本这个任务曹操是想派给郭嘉的,怎奈郭嘉身子弱,临行前几日得了严重的风寒引发了肺部的旧疾,因此曹操只得派遣他人。贾诩看好这个机会便主动请缨,曹操知晓贾诩之果断智慧,因此便让贾诩代替郭嘉前往陈留等地并便宜行事。
贾诩来到陈留带来主公曹操之命,当地主将曹洪领命,配合贾诩来牵制袁绍。
根据郭嘉的原计划,打算这么做:西侧洛阳的曹仁支援黑山贼张燕打代理人战争,如火如荼的围攻上党郡,东侧的陈留曹洪便一直故作疑兵吸引邺城守军的力量和注意力,防止邺城守军去支援上党郡。
但是贾诩有贾诩的想法,他的看法是,如果只是上党郡被攻陷,搅动并州局势,未必能让袁绍舍弃幽州而回军。毕竟上党郡与并州都不是那么重要。然而邺城则不然,若邺城有失,上党再出事,袁绍必不敢久留幽州,势必会回援。毕竟邺城是袁绍的大本营。
若想让邺城出事最好的办法就是引袁尚率军支援上党郡,届时邺城空虚,那时再以精锐部队潜入邺城,烧毁府库和粮仓则邺城大乱!袁绍得知消息势必会急忙回援坐镇邺城。
因此贾诩就在郭嘉计谋的基础上进行了修改,他故意给袁尚写了一封密信,告知他上党郡有可能会出大事。他认为以袁尚的智慧自然能意识到上党郡关系到半个并州的安危,袁尚八成会去营救。自然也会从邺城带走大量兵力。只要袁尚这么做了,邺城便可乘虚而入!
恰好曹洪告知曹操有一支精心训练多年的死士队伍,有两千人之众,若袁尚真的调走了邺城之军,这两千死士必然可以完成贾诩给的任务。而这两千死士的牺牲能够救幽州防止袁绍坐大,也算死得其所了。
不想袁尚本人是走了,去往并州方向了,但是似乎并没有带走大军。这个时候贾诩犯了难,他和曹洪都不知道还能不能执行这个计划了。而且邺城因为之前袁尚抓奸细和抓司马懿,城内的曹操细作都被拔除,而曹宪也压根不和曹洪联系,因此邺城之中到底有没有之前的三万守军,贾诩实在是不得而知!
在这种情况下,贾诩立功心切,想向曹操证明自身的能力和智谋还是打算铤而走险!他把之前暗中渠道获得的袁军服装分配到两千死士手中,让他们化装入邺城。因此才有后面假冒袁军的死士火烧邺城西城的事情。
贾诩原本以为韩猛是个粗枝大叶之人,且听闻袁尚离开前曾经千叮咛万嘱咐此人不得大意。因此反向推断此人是个轻敌大意之人。贾诩便让死士押送所谓“战利品”,而且是“得胜归来”,还专门向韩猛炫耀随袁绍攻打幽州武将的功劳以乱其心智。并且贾诩还伪造了一封袁绍的诏令,但这个诏令有个死穴,就是印绶的盖印是假的,如果韩猛仔细观看便会看出真伪。怎奈韩猛当日没有完全看完袁绍诏令就匆匆放这些人入城了。这才导致后来的祸事!
照此一看,荀谌罢免韩猛官职,刘夫人责罚他下狱都是罪有应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