因为全世界包括他们自己,以及人口最多的印度,还有国土面积最大的俄罗斯都做不到的事,偏偏唯独我们国家做到了。
你们说,他们该不该心虚,该不该惶恐?
要想保老大地位,那就不能再藏着掖着了,直接就是开干。
开干嘛,那自然是各种各样牛鬼蛇神的手段都会使出来了。
(具体什么手段,真要往下说,恐怕三天三夜都说不完。)
再说回欧美全面退出新能源汽车赛道?国内内卷问题就不说了,懂得都懂。
另外,我想,绝大多数人实际上都被舆论给带偏了。
这么说吧,欧美退出的绝不是新能源市场,而是所谓的新能源锂电池一类的终端汽车赛道,大家伙不要被表面给蒙蔽了双眼。
事实上,欧美非但没有放弃新能源,恰恰相反,那些个老牛鼻子比任何一个国家都要重视新能源,只不过人家重视的方向跟我们国内厂家重视的方向不同。(继续往后看)
特别是随着我国锂电汽车赛道的崛起,已经严重威胁到了纯油车市场。众所周知,纯油车市场一直以来都是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在主导,不论是专利技术还是品牌影响力,那都不是国产车所能比拟的。
品牌影响力意味着超高溢价率,都是四个轮子,为什么海外的奔驰宝马等高端车为什么卖出了高价?
这里边起码有百分之八十,就是品牌溢价所致,也就是所谓的智商税。
当然,这里并不是说他们东西不好,只是从实用价值出发不具备那个价,仅此。
不只是汽车,实际上所有的行业知名品牌皆是如此,卖的不只是产品,还有情怀,品牌效应,面子等。
如果单纯地从性能上作对比,国内的油车实际上并不见得就比进口车差多少。
可燃油型国产车为什么卖不好卖不出高价?到底是因为印象分远不如国外的品牌车。
国人对国产车的印象,很多人直到今天估计还停留在“糟糕透了,完全不比海外品牌”的思想阶段。
这种先入为主的思想,导致国产车根本就卖不上价。
所以在油车赛道,国产车是根本没有丁点前途可言的,郭家智囊团自然也早就看透了这点。
既然没有前途,那就换赛道嘛,新能源锂电车就此应运而生。
有了郭家的大力支持,又有着辽阔的本土市场,再搞不好那才是见了鬼了。
真说实话,目前的国产新能源汽车,确实没有太多不可逾越的高端技术可言。
看到网上总有人吹嘘我们的国产新能源车,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完全打败了国外那些个传统宝马奔驰之类的狂言,当看到苹果也宣告退出新能源汽车赛道的时候,这种狂言就更加一发不可收拾了。
殊不知,一切不过是孤芳自赏自卖自夸。
国外之所以在锂电新能源这一块看起来不如国内,事实上并不是因为国内车企比人家技术牛比,而是归功于“土壤”与“政策保护”。
没有郭家支持,没有华夏广阔的市场这块土壤孕育,国内的新能源汽车放到任何一个国家,恐怕连存活下来都难。
所以说不是欧美车企搞不好电瓶车,我暂且称之为电瓶车,而是他们就算搞出来,也卖不出上百万几百几千万的高价。
(宝马奔驰法拉利等,他们的油车可以卖上百几百万,有的是人买,但如果是他们出产的新能源汽车,能卖出这些个天价吗?当然是卖不出。)
再说一个,特斯拉在大家伙看来是不是够高端了,那一台特斯拉卖多少钱?也就三五十万,再高配置也就一百万不到封顶了。
国内内卷下的那些车企更不用说,比亚迪秦都降到七字开头了,卖出去一台车的利润,大概也就在两三万块钱左右,这还是在免税的前提下。
汽车不同于一般电器,更新迭代的频繁,绝大多数人都是开报废了或者有多余钱了才会考虑换新车。
这个周期平均在五年往上。
所以,汽车产业一旦供大于求出现饱和,那个时候靠内卷打价格战形成的市场,就是一潭死水。
除了头部的那几家车企,剩余的中小车企将彻底走向末路,没有一丝丝意外。
(当然,现阶段是新能源汽车抢夺油车市场的开端,距离那一步还有段距离。但从现有的覆盖率进度来看,相信用不了三两年也该到峰值了)
另外,就是欧美发达国家的石油比国内的便宜多了,加上气候的影响,燃油车在欧美并不比电瓶车日常消耗成本高。
所以,最早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欧美,反而在欧美本土并不流行,这也是他们放弃终端的一个主要原因。
除此之外,正治因素,更是一大考量。
当国产新能源开始大面积在国内覆盖的时候,来自外部的正治威胁大概就要来了,有可能是赶在台海那事之前,也有可能是事中等等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有一点是肯定的,国产车根本打不进欧美市场,即便打进,也要面临着“莫须有”的罪名打压。
所以国产新能源,到头来也就只能在国内玩玩,或者周边小国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