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一十章 大豆产业的繁荣与落寞

就像是兰芳,蓬莱,东印度等地,喜欢吃橄榄油,因为他们地处的地区本身就适合种植橄榄。

而汉国本土喜欢吃豆油,也是因为本土拥有全汉最辽阔,也是最肥沃的土地。

但哪怕如此,类似于菜籽油,茶油这样的小众食用油,依旧占据了汉国大量的市场,极大的削弱了大豆油在汉国本土市场的统治力,更何况汉国的老一辈,以及一部分人,到现在依旧习惯于猪油这样的动物油脂来进行调味烹炸。

而这些都是大豆又很难回避的“竞争对手”。

虽然目前大豆在类似“饲料”“副食品”这种细分市场,依旧具有绝对的统治力,但是想要恢复二次美洲之后,那种疯狂的疯狂的扩张状态,几乎是不可能了。

而这就是市场的残酷之处,但也是市场的魅力所在,毕竟如果什么事都是一成不变,那么整个世界都将变成一潭死水,很快就会停滞,毫无生命力可言!!
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“吱吱……”

坐在收割机的座位上,赵蒙就像是几年前骑在高大的“漠北马”上,操纵挡杆的动作,虽然更像他当年在密西西比河对岸操纵雄狮战车,但他的目光中没有以往那些恨不得碾死的“美利坚人”,更多的还是金黄色的大豆,只有大豆,才是他的工作。

“刷刷……”

当收割机经过的时候,后方很快出现了一条略微弯曲的直线,直线的距离大概是三米左右,刚刚好就是收割机前端割机的宽距。

这种大号的收割机,是一家名为“农夫”的钢城机械厂专门为五大湖附近的大豆准备的,第一代产品就叫“镰刀”,到了如今的第三代,除了外观和一部分零件设计的改变,最多在后面加一个“三”罢了。

这种镰刀三型大豆收割机,目前市场售价为一万两千五百华元,看起来价格比一般的农用机械贵了不止一倍,但是要知道在大豆价格产量,还没有下跌的时候,前一代产品,镰刀二型就得卖一万七千华元,而到了现在,一台二手的镰刀二型,有没有八千华元都是两说,更不用说刚一出场,就遭受市场寒冬期的镰刀三型机了。

而从这点来看,实际也真实反应了目前整个大豆行业的现状!!

………

“呼呼……”,嘴里叼着用胡桃木自己制作的烟斗,赵蒙将自己的收割机,停到了一颗大树下,这颗大树是附近最高的一颗,足有十米以上的树高,将全高不超过两米五的的收割机,停在下面,完全绰绰有余。

嘴里叼着烟斗,一屁股坐在了背阴的土坡上,赵蒙惬意的躺在上面,在他的斜对面就是同样享受树荫,躲避刺眼太阳的镰刀三型大豆收割机。

看着头顶的蓝天白云,以及隔壁的那盘火红到,好似火炉一样的大日,赵蒙内心充满了“幸运”,毕竟如果不是几年前,他没有像镇上的其他人一样贪恋当时大豆市场的火爆,而去选择贷款扩张,租种更多的土地,购买更多的收割机,建更多的仓储。

那么他现在绝对没有现在这么清闲,可以尽情的躺在属于用军工换取的土地上,使用着已经还完贷款的镰刀三型收割机,然后统治着自己下辖的一万五千亩大豆地。

【除去这台收割机,还有五台早期购买的一型镰刀收割机,在最忙的时候,还可以租用其他那些空闲的收割机】

也是因为这一万五千亩肥沃的黑土地,使得他进入到了年收入超过十万华元的高产行列。

【大豆生产的种子成本,人工成本,机械成本,以及税收成本,刨除出去的数字。】

当然,如果单纯靠目前的大豆原材料出售,想要进入到所谓的“十万华元俱乐部”其实也是很困难的,毕竟农业这玩意,除了那些使用奴隶的美利坚联盟国棉花农场主,以及那些种植鸦片,压榨印度低种姓种植红茶的英国人,大部分搞农业的,看起来他们都拥有大片的土地,但是因为农产品和工业的天然不公平的竞争地位,所以导致农产品的价格往往会被压榨的很厉害。

以至于现在赵蒙拥有的农场,需要靠进行豆粕饲料加工,以及豆腐的售卖,才能维持如今的十万元富翁地位。

烟雾从鼻腔里冒出,赵蒙嘴里的烟斗被拿在手中,而在他的目光中,几只候鸟正在向下俯冲,试图去捡那些收割时散落的大豆粒。

对于这些捡“垃圾”的候鸟,赵蒙并不是这么的在乎,毕竟这片地在收割完后,除了来年五月的播种期,剩下的大部分时间都被用来限制,甚至在上面施加肥料,进行养地,而非某些人继续种植类似玉米这样的饲料。

相比于那些动不动就几次轮种,甚至种植一些固肥农作物,进行所谓的“一举两得”的农场主,赵蒙很懒,除了圈了百十亩地作为自家牛羊玉米饲料的种植地之外,其余的,都是抛荒施肥养地,毕竟就像他自己说的那样:

“我是来生活的,我不是来活着的,如果我一年到头,没有属于自己的时间,那么我每年赚那么多钱的意义又在哪里呢??”

“砰砰!!”

就在赵蒙起身,打算把剩下活都干完的时候,远处传来的一阵带有轻微地震感的马蹄声从西南方向袭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