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臣们面面相觑,其中一位说道:“殿下,不如我们从那些与太子不和的大臣入手。”
齐王李佑一拍桌子,说道:“好,就按你说的办!”
可当他们去拉拢时,却发现这些大臣早已被其他皇子抢先接触,或是根本不愿意卷入这场争斗。
而李世民看似在为太子之事烦忧,实则早已暗中派了亲信秘密监察诸位皇子的举动。
一日,李世民在宫中召见了那位亲信。
亲信跪地行礼,说道:“陛下,诸位皇子皆在暗中拉拢大臣,手段各异。”(亲信额头冒汗,声音低沉,神色紧张。)
李世民面色阴沉,说道:“细细道来。”
亲信接着说道:“魏王李泰最为急切,多次派人接触朝中重臣,然多遭拒绝。吴王李恪倒是沉稳,按兵不动,只是暗中观察。齐王李佑则有些鲁莽,拉拢大臣时颇为急切,甚至有些不顾体面。”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李世民冷哼一声:“这群逆子!”(他握紧拳头,眼中闪过一丝愤怒。)
亲信又道:“陛下,还有一事。太子李承乾也在积极谋划,欲挽回局势。”
李世民微微皱眉,说道:“继续盯着,有任何动静,立刻来报。”
亲信应道:“是,陛下。”
待亲信退下后,李世民独自在书房中踱步,心中五味杂陈。(他眉头深锁,目光中透着痛苦和无奈,喃喃自语道:“朕的儿子们啊,为何就不能兄友弟恭,非要为了这皇位争得头破血流。朕打下这江山,是为了让百姓安居乐业,让李家世代昌盛,可如今......”)
他停下脚步,望着窗外的夜色,长叹一口气。(“朕该如何是好?是该狠下心来严惩,还是给他们一个改过的机会?”他的眼神中充满了矛盾和纠结。)
这日,李世民在御花园召见了杜如晦、房玄龄、长孙无忌和程咬金。
李世民神色凝重,缓缓说道:“诸位爱卿,如今皇子们为了皇位争斗不休,你们对此有何看法?”
杜如晦微微躬身,说道:“陛下,皇子之争,实非国家之福。当务之急,是要稳住局面,不可让争斗愈演愈烈。”(杜如晦目光坚定,神色严肃,眉头微皱,心中忧虑不已。)
房玄龄接着说道:“陛下,臣以为应当以仁德感化诸位皇子,让他们明白兄弟和睦的重要性。”(房玄龄拱手行礼,表情诚恳,目光中透着殷切的期望。)
长孙无忌沉思片刻,说道:“陛下,此事需谨慎处理,稍有不慎,恐会引发朝局动荡。”(长孙无忌神色忧虑,手捋胡须,心中暗自盘算。)
程咬金大大咧咧地说道:“陛下,依俺老程看,谁要是敢胡来,就狠狠教训一番!”(程咬金瞪大眼睛,挥舞着手臂,声音洪亮。)
李世民听后,脸色愈发阴沉,沉默不语。(他的内心犹如汹涌的波涛,思绪万千。一方面,他想起了自己当年与兄弟争夺皇位的惨烈,深知其中的痛苦和无奈;另一方面,他又担心自己的决断会影响到大唐的未来,伤害到自己的儿子们。)
过了好一会儿,李世民才缓缓开口:“朕何尝不知此事的严重性,可他们皆是朕的骨肉,朕怎能轻易割舍。”(他的声音低沉而沙哑,透着深深的无奈和痛苦。)
“杜如晦所言有理,局面必须稳住,但如何才能做到既不偏袒又能让他们停止争斗?”(李世民眉头紧锁,目光中满是疑惑和挣扎。)
“房玄龄说的仁德感化,朕也不是没有想过,可他们如今已经利欲熏心,又能听得进去几分?”(李世民轻轻摇了摇头,脸上满是忧虑。)
“长孙无忌啊,朝局动荡是朕最担心的,朕不想重蹈前朝的覆辙。”(李世民深深地看了一眼长孙无忌,眼中充满了信任和期待。)
“程咬金,你的法子太过简单粗暴,朕若真的严惩,又怎能忍心?”(李世民无奈地叹了口气。)
此时的李世民,内心痛苦万分,在亲情与江山之间艰难地徘徊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