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为了永生,逍遥于世。这王朝覆灭,世间灾难不过是在所难免。历史千年,皆是轮回,昌盛腐朽,皇阙宫陵,还有什么王侯将相,枯骨飞灰,史书一纸耳。呵呵,还不如为本道之寿元贡献一二。”
清风道长不屑于和凡人过多言语,此时徒儿助多疑惑倒是随了他的愿,一番话语吐露而出已是出神,片刻后才回过神来,手里多了一打至紫极红的符箓。
“来,徒儿助我!”
诸葛渊虚急忙跪倒,满是恭敬的双手空捧。
清风道长分出一些符箓,慢慢放到诸葛渊虚手里,一边说道:
“此符名曰,封天符,画制一张要九九八十一天,共九九八十一张。”
“这石龙乃上天所造,精妙绝伦,我等脚下的巨石,不免石窟石乳,更是四通八达,若换他人,初入其中必然迷失方向,再难出来,而你聪明绝顶,为师相信你,才要带你一同走向永生大道。”
诸葛渊虚将那些符箓奉为至宝,一听到永生二字,欣喜若狂。
“还请师父吩咐!弟子定不负您之期望!”
清风道长指了指脚下一处黑黢黢洞口,同时递给他一本厚厚的古书,以及一支蜡烛。
“为师要你潜入其中,将这九九八十一道符咒贴到指定之处,要得到龙脉,首先就要断绝龙脉!才能搏得可乘之机。”
“只要取得一丝龙脉,你我二人寿元再续百年,轻松至极。”
“师父放心,弟子必然办成此事!”
诸葛渊虚将师父给的东西一一接过,随即,毫不犹豫的就跳下那巨坑之中。
待诸葛渊虚身形消失在那坑中后,清风道长拂尘一甩,缓缓端坐原地,瞬间衣袖中飞出众多的紫色符箓,齐齐飞向那巨硕的石龙,全然排成了一种诡异的队列。
“急急如律令,敕!!!”
一声令下,那九九八十一道符箓,竟然神奇的落到石龙身上,可那些符箓进入禁区后却没有被无形的力量焚灭!
此时的符箓竟然缓缓变成黑色,清风道长已是满头大汗,可身形依旧稳如泰山。
接着他缓缓从怀中拿出一只纯金打造的容器,嗖的一声,正正好好落在了石龙的爪旁,距离那流淌的金灿龙脉不过咫尺之遥。
与此同时,整个地宫中轰然出现一道若有若无的龙吼,就好似是那石龙发出的悲鸣!
三天三夜后,诸葛渊虚从巨坑中爬出,滴水未进,且上了年纪,整个人已快虚脱。
抬头一看,师父还在作法,整个人老僧入定丝毫不动,至于石龙那边,莫名其妙多了一只金灿容器,他不敢打扰,只好吃喝起随身的干粮。
又过了七天七夜,昏昏欲睡的诸葛渊虚听到师父焦急的叫喊。
“徒儿,快别睡了!大事已成!”
“看到那只金灿灿的竹杯了么,里面都是龙脉!可助我等延寿上百年,将它取来!为师护你周全!”
“是!师父!”
瞬间,手上飞来一道符箓,诸葛渊虚大喜的将其贴到身上,望着那百丈之外的黄金竹杯,顿时屁滚尿流的便去取那龙脉!
可还没几步,瞬间一股千钧之力压迫而来,“啊啊啊!!!”七窍瞬间流血,脑海一片震荡!
可距离那龙脉还足有百步之遥,诸葛渊虚第一反应就是后退跑出去,可是身后却传来师父声音:
“别退!否则功亏一篑!为师都救不了你!!”
他没有回头,犹豫片刻后闷头向前,随着前进步伐加快,诸葛渊虚只觉得一股无形的压力在疯狂压迫自己!
手指刚碰到那金竹杯时,其全身的道袍碎成布条,随之竟然泯灭不见,就连灰尘都没了!
“啊啊啊!!!”
诸葛渊虚双目疯狂,一把夺过那金竹杯,转头便不顾一切的冲刺。
与此同时,他的全身在迅速老化,好似在燃烧精血一般,从一个老者几乎变成了一具骷髅,头发全部脱落,瘦的皮包骨。
再这样下去,还不等冲出去,十个呼吸之内,自己就会老死!
瞬间,对于死亡的恐惧胜过一切,诸葛渊虚脑海一片空白。
望着师父的身影满是茫然,脑海中在两个呼吸间筛选过了无数求生之法,可他感受到手里握着的那东西!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等等!
那是龙脉啊!
我怎么这么傻!!!
自己手里就有龙脉,为何要给他?!!
一瞬间,诸葛渊虚好似打通了任督二脉,举起手,神色扭曲的就要当场饮下那龙脉,而双眼却是得意的看向自己的师父。
我就要霸占所有龙脉了!你的一切努力将付之东流!!!哈哈哈哈哈!
不料,清风道长看到徒儿的举动,没有丝毫的慌张,好像一切都在他的预料中。
诸葛渊虚的眼神变得大为不解和茫然,还不等饮下龙脉,清风道长拂尘一扬,瞬间诸葛渊虚身上的那道护身符箓落下,裹着金灿的龙脉便飞向道长的手里。
“呃呃……”
一瞬间,诸葛渊虚满目惊恐,绝望的伸出双手,可他的身形却陡然老化为枯骨,下一刻原地什么都不剩。
“哼哼,自作聪明。”
轻松接过来龙脉,徒儿瞬间化作枯骨,清风道长无动于衷,只是悠然一笑,闻了闻其中的气味,大为满意。
再抬眼看向那石龙,由方才的奄奄一息变成了死气沉沉,毫无一丝生气,其口中的龙脉已经彻底断绝!
龙口中黑漆漆一片,为了取得一丝的龙脉,动用整整一百六十二道封天符,只因取得龙脉,就要先扼杀断绝龙脉!
这下彻底扼杀了石龙,哪怕天仙来了都无力回天。
至此,诸眀王朝的龙脉彻底断绝,眀王朝再难逃脱覆灭……
很快,地宫轰隆隆的塌陷,随着它的秘密深埋地底。
待清风道长再出现时,已经离那地宫远去,留一道身影在夕阳下越拉越长,只听他悠然笑道:
“世间万物皆喧嚣,逍遥天外破红尘。”
“众生难逃转世苦,唯吾一人不轮回。”
“呵呵哈哈哈…”
。。。
永昌二年,金人联合元蒙人攻破山海关,号称十万大军,大举进犯眀朝京师。
此消息传入,京师震骇,百官惊惧,眀庭于京畿北部,匆匆调集五万精锐兵马,以图阻拦进犯之师。
五月,金元两军全歼眀军,活捉眀军统帅范文诚,这范文诚正是内阁首辅范麒鸿之子,同年,金元两军挥师南下,直扑京师。
京师陷入恐慌,文武群臣商议迁都之事宜,奈何皇帝诸存焘死活不肯迁都,势要与京师共存亡。
六月,金元两军兵临城下,气势如虹,内阁首辅范麒鸿呈递降表,投靠异族,在夜间大开城门迎接敌军,眀军死伤惨重,被全歼。
诸存焘自知,识人不明,未能清除前朝余孽,追悔莫及,同时深知大势已去,于梅山自缢而亡,被金元等首领戏称曰“眀恭帝”。
金元两军攻破眀京师,大肆烧杀淫掠,俘获眀宗室上千。
就连诸存焘的几个子嗣都被掳去杀了,同时,两军由眀京师大肆侵入各地,各地文武官员闻风丧胆,纷纷归降。
在眀永昌二年末,金元两军入主中原,眀朝灭亡。
蒙古各大部落盟主,孛儿只斤·忽列阔台,黄金家族后裔,复国号“大元”。
金人各部首领,完颜哈赤,建国“大清”,改元皇极。
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,入主中原后两大势力摩擦愈深,元朝廷集结五万铁骑,于顺天击溃清军十万,翌年彻底吞并清国,清国灭亡。
自此元朝于中原建立朝廷,划立等级制度。
可元朝统治并未一统,大地依旧四分五裂,各地造反势力再次燎原。
南方白守成的“大西”朝廷依旧存在,东南倭寇猖獗,其头目王值甚至割据一方,建国号“大吴”,西北异族趁明廷四分五裂之际,趁机起事,窃据西北数省,建国“大辽”。
五十年后,东南一隅,一个名为张茂的人横空出世。
有人说他本是沿海渔民,受到当地官吏的残酷压迫,忍无可忍之下愤然起兵,也有人说他本是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。
但他早年经历已经无从考证。
只知在起兵短短一年,张茂率领的起义军便推翻了王氏统治的吴国,取而代之,自立“吴王”。
翌年,吴王张茂集结五万兵力,进攻邻侧的“大西”,正巧大西国皇帝白笑之身死,其诸多子嗣内斗不断,群龙无首,无力对外。
三年后,张茂的吴国吞并大西,将其宗室屠戮一空,至此整个南方都落入张茂掌控,兵强马壮,人口繁盛。
又过三年,张茂亲率大军十万,北伐攻打元朝,短短两年便灭亡蒙古人的元朝,吞并中原诸省,光复前眀京师,元蒙残余势力狼狈逃亡漠北草原。
翌年,西北辽国主动请臣,奉吴国为兄,每年纳贡上缴岁币,以求自保。
吴国欣然同意,可签订盟约后不过两年,张茂悍然撕毁盟约,吴军悍然入侵辽国。
短短一年便攻克辽国京师天京,末代皇帝耶律德光自焚,耶律宗室被俘万余,辽国灭亡。
至此,一介草莽出身的张茂,起兵代吴,南灭大西,北伐元蒙,西并辽国,赫然是一代帝王所为,平定天下,终结乱世,一统江山!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同年,张茂登基称帝,建国“大兴”,改元鸿武,张茂是为兴太祖!
由明末阉党之祸延续百年的大乱终于结束。
张茂吸取教训,仿照前眀太祖之遗训,立下“内官不得干涉朝政”之祖训,同时重启六扇门约束江湖宗门。
张茂每日殚精竭虑,处理朝政,察纳雅言。
由此大兴朝吏治清明,人口繁盛,风调雨顺,百姓夜不闭户,路不拾遗,一番太平盛世之景。
三十年后,兴太祖,兴仁宗都驾鹤西去。
如今的大兴皇帝乃是太祖之孙,张宗海,也是继承祖宗遗志,用心治国,恪守自身,严于律己,大兴朝依旧风调雨顺。
如今却是高盛年间,繁华至极的常州城,来了两个耍猴艺人。
一个长得清秀俊朗,身形却颇为佝偻,浑似一个老人,十分怪异,一只精致的大木箱子从不离身。
另一个却是面如焦炭,有眼无鼻,好似被火焚过一般,丑陋不堪。
虽然如此,二人却是技艺精湛,逗得围观众人喝彩连连。
正到了高潮之际,那俊秀男子微微一笑,道声歉意,却是自顾收拾东西,提起木箱,让徒儿牵走猴子突兀的收起家伙什,走了。
众人摸不着头脑,大为不解,有人忽然问到那男子姓名。
而那俊秀男子头也不回,只是留下两个字,“罗狄”。
师徒二人租了一间偏僻的客栈,却是整日不在客栈现身。
某夜,两道身影在黑暗中摸索,悄悄潜入一所气派的宅院,巡视的家丁举着灯笼毫无察觉,二人却已经悄无声息的摸进了一间闺房。
望着熟睡的身影,那丑陋徒儿面目狠毒,手起刀落,就连血都未溅出,没有丝毫的叫声,那人便死在了梦里。
掀起香被,他竟明目张胆的点起一支烛火,飘忽不定之下,却是一个面容姣好的女子安静的躺在血泊中。
像是跟师父邀功似的,那丑物谄媚道:
“师父,这女子便是今早赏了五两银子的,弟子带着猴儿盯了她一天,您看看这肤色面貌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