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谓的觉醒,就是我们随时能进入第三视角来观察自己的人生,这意味着“我处于这个世界,但我不属于这个世界。”
换句话说,当我们能够建立起第三视角时,就能更加明智和冷静地做出选择,避免做出令自己伤心和后悔的决策和行为。
如何达到这种觉醒的状态呢?我总结出了四个词送给大家:觉知、觉察、觉悟、觉醒。觉知是起点,它引导我们进入觉察,紧接着是更深入的觉悟,最终达到觉醒。
我和我的太太杨韵冉写这本书的初衷,就是希望带着大家用365天来练习觉察力,让更多人知道:如何带着觉知地活着,如何觉察自己的情绪、清除负面思维,如何觉察到自己的坏习惯并改掉,如何建立积极的心理……
设想一下,当我们与伴侣争吵时,如果我们是带着觉知的,我们能够感受到,只要伴侣再说一句话,我们可能就会情绪失控、愤怒升腾。
如果我们具备觉察力,我们完全可以在对方的那句话说出之前采取行动,比如:先远离争吵的场景,外出散散步,和朋友聊聊天……这样一来,矛盾可能就化解了。
为何有时我们的身体会处于不健康的状态呢?很多时候,尽管我们清楚某些食物对健康不利,但在那一刻我们以第一视角经历时,却没有经受住美食的诱惑。所以,我们吃了,但吃完后又后悔。但如果我们是具备觉察力的,就知道吃这个食物不健康,就会不吃。
所以,带着觉知觉察地活着,我们的人生就会完全不同。比如,有时我们会不自觉地花费许多不必要的开支,买了一大堆衣物和生活用品,而其中大部分我们根本不会使用。
在买东西的那一刻,我们进入了第一视角,觉得这些物品都挺好的就买了。但是,如果我们具备觉察力,就会意识到这个物品虽然好,实际上买回家后并没什么用。那我们是不是就守住自己的财富了呢?
如果我们能随时觉察到自己的情绪,避免说出那些伤害他人的言辞,就不会在自己说出某句话后又后悔了。一句话可能会伤害一个人,也可能会拯救一个人。这本书蕴含了我和我的太太杨韵冉经过十余年教育之路的所知、所悟和所行,书中的每一句话都会让你转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