宋朝,开宝年间。
赵德芳简直要扼腕:“怎么皇太极就没有被代善和莽古尔泰说动呢?”怎么努尔哈赤死后,后金的继承人是皇太极,而不是四大贝勒中剩余的代善和莽古尔泰这两个人中的一个呢?
多可惜啊!
要是这一次,皇太极被代善和莽古尔泰的劝说动了心,放弃了这一次绕路突袭,那该有多好!——虽然即使是这样,最终也可能无法避免后金突入明朝内部的情况发生,但起码少一次,且时间上能够晚一些。
这样一来,说不定明朝在辽东方面的防线建设就能够更进一步,甚至说不定袁崇焕能够说动朝廷和明思宗,腾出手来补充一下蓟州一带的边防力量……
这样一来,岂不比如今要好多了?
再者,如果,如果继承了努尔哈赤的位置的是代善或者莽古尔泰——虽然这两人的治国理政才能,以及军事战略才能并没有什么体现,他也难以做出多么深刻的判断,但是根据现如今知道的内容就能看出来,在很多方面,他们是不如皇太极这个人的。
而既然代善和莽古尔泰大约是比不上皇太极,那么只要是他们掌握了后金这条船的方向,那……
【最终,皇太极依旧坚持了原定的计划,由喜峰口进军,右旋回进而胁迫明朝京师。】
【十月二十四日,皇太极将后金军队分为三路,左翼由台吉阿巴泰、阿济格率领,右翼由台吉岳讬及济尔哈朗率领,而皇太极本人则率领中路大军前进。
二十六日夜晚, 后金军队摧毁明朝边境城墙,各自分道自喜峰口、龙井关、大安口、洪山口入边,预定诸军在遵化会师。
二十七日,后金军左翼攻破龙井关。皇太极中路占领洪山口、汉儿庄,大军入城休息。皇太极下令,入城休息期间,不许骚扰已经投降的平民。同时,皇太极派遣总兵杨古利带着数百名士卒充当先锋,率先抵达遵化城下侦察。至于右翼军队方面,则是攻陷了大安口城。】
【十月三十日,皇太极率领主力大军到达了遵化城下,驻扎在了遵化城五里之外,并写信劝降巡抚王元雅。】
【关于遵化城,这样一个坐落于明朝防守空虚的地带上的一座城池,袁崇焕在先前提出应当加强蓟州一带防御的同时,也曾经在九月份的时候从辽东兵马中抽调出一支军队,由部将谢尚政带领,想要驻守到遵化城,以加强防御。】
【当然,时任蓟州镇一带巡抚的王元雅坚决拒绝这一支军队的进入,此事也就不了了之。】
东汉,建安年间。
曹操略略摇了摇头,王元雅坚决拒绝这一支从辽东而来的军队,也是常理之中。
毕竟,王元雅是这一地的巡抚;而这一支辽东军队呢?他们隶属于袁崇焕的职权之下,且还由袁崇焕的部将谢尚政带领,那么,完全可以说,这一支军队就是袁崇焕的军队。
既然如此,那如果这一支军队驻扎到了遵化城,等到需要调遣、发生了一些事情的时候,他们到底是听谁的?
谢尚政毫无疑问有着一定程度上的调动指挥权;那么,作为这一地的巡抚的王元雅,他对这支军队有多少指挥权力?当谢尚政和王元雅的意见发生冲突的时候,谁能指挥这支驻军?会不会还有可能要发展到向袁崇焕询问意见的地步?
即使没有这些情况发生,单纯是辽东军队的入驻,也会影响到王元雅本人在当地的掌控程度。
——不过,常理之中是常理之中,但是既然拒绝其他地方的军队的入驻,那么王元雅是不是应当加强一下遵化一带的军事守备力量?
不过,就算王元雅没有加强,或者没有多么重视,也算是……常理之中吧。
毕竟,这种事情,一点也不新鲜,曹操已经亲眼见过许多次了。
【十月二十八日,边防明军在长城上点燃烽火台,向周围守军发出警报。而在此时,明军还并不能完全确定来袭之人的身份,依旧在怀疑是否是蒙古部族。
消息传回京城,明思宗传令要求蓟辽总督刘策必须在长城一带堵截敌军,不能让他们越过防线。就在当天,山海关的总兵赵率教迅速集结兵马,与副将刘恩、参将杜弘坊、赵鸣凤等将领出发前往长城战场。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