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8章 淮南王刘长之死

过去周王杀死管叔、流放蔡叔,来安定周朝;齐桓公杀死公子纠回到齐国,齐国得以强大;秦始皇杀死两个弟弟,将母亲迁到雍地,用以安定秦国;顷王刘仲在匈奴攻代地时逃离,高帝剥夺了他的封国,以便执行国法;济北王兴居举兵反叛,皇帝杀了他,以稳定汉室江山。可见从古至今的君王为了国家安定都不会顾及亲情,大王反而想要凭借兄弟关系指望皇帝宽宏大量,这怎么可能?大王若不改正错误,等到朝廷将大王关押起来问罪,您又该怎么办呢?

小主,

我认为您应该痛改前非,向皇帝上书谢罪,皇帝听了一定会高兴的。皇帝高兴了,诸侯王才能免罪,上下和睦,天下才会太平。还请大王接受我的建议。”

薄昭的这封谏信,看似在劝说刘长改邪归正,然而考虑到刘长本就乖戾的性格,再加上刘长自身本就多有不法之事,实际上这封信非但起不到规劝的目的,反而很容易刺激刘长铤而走险。

汉文帝六年(前174年)的一天,突然有官员上书朝廷,告发棘蒲侯柴武之子柴奇阴谋造反,且与淮南王刘长有勾结。

对淮南王刘长早已不满的大臣们,得知这个消息后,纷纷要求朝廷出兵予以剿灭,将刘长捉拿京城问罪。汉文帝刘恒却仍然摆出一副仁君模样,表示不愿大动干戈,只是派使者召淮南王刘长入京。

淮南王刘长抵京后,汉文帝命丞相张苍、廷尉等官员审问刘长。不久后,负责查案的丞相张苍、典客冯敬、代行御史大夫事务的宗正逸、廷尉贺、备盗贼中尉福等人联名上书,“淮南王刘长废先帝法,不听天子诏,居处无度,为黄屋盖乘舆,出入拟于天子,擅为法令,不用汉法。擅自任用官员,让郎中春任国相,网罗收纳藏匿负罪逃亡者,不仅赐给财物田宅,甚至还给这些人封侯。淮南王麾下大夫和有罪失官的开章等七十余人,伙同棘蒲侯柴武之子柴奇谋反,意欲危害宗庙社稷。他们派开章密报刘长,商议派人联络闽越和匈奴发兵响应,刘长接见开章后,两人不仅数次密谈,而且为其成家娶妻,又赐给二千石的薪俸。之后,开章派人报告大夫但,表示已经与淮南王商议妥当,国相春也派人向‘但’予以了通报。朝中官员发觉此事后,曾派长安县县尉奇等前去拘捕开章,刘长藏人不交,反而和原中尉忌杀死开章灭口,将其葬在了肥陵邑,并对办案官员谎称不知开章在哪里。

此外,我等还查明,刘长曾亲手杀死无罪者一人,命令官吏论罪杀死无辜者六人,藏匿逃亡在外的死刑犯,并抓捕无辜百姓为他们顶罪。刘长滥用私刑,给无辜者强加罪名,导致十四人被判四年以上劳役;又擅自赦免罪人,免除死罪者十八人,免除劳役四年以下者五十八人,反而先后封赏九十四个罪犯为关内侯。

前些时日,刘长身患重病,陛下派人赐赠信函、枣脯,刘长却拒绝接见使臣。住在庐江郡内的南海民造反,淮南郡的官员奉命征讨,陛下体恤淮南百姓贫苦,派使者赠予刘长布帛五千匹,命令转发给奉命出征的官兵,刘长却拒绝接受,并谎称军中无老苦者。南海人王织上书向皇帝敬献玉璧,淮南国中尉‘忌’却烧毁书信不予上奏,朝中官员传唤‘忌’论罪,刘长拒不奉令,谎称‘忌’生病。国相春请求刘长准许自己前往,刘长认为国相春这是要背叛自己投靠朝廷,遂将国相春判处死罪。

淮南王刘长罪行累累,臣等请求陛下将刘长依法治罪。”

当淮南王刘长的罪状被查明后,以丞相张苍为首,对刘长早已不满的廷尉、宗正等上百名官员联名上书,要求判处淮南王刘长“弃市”,公开处死。

在群情汹汹的情况下,汉文帝刘恒却依旧展现了自己的仁义,力排众议的下诏说,“赦免刘长死罪,废除其王位,迁往蜀郡严道邛邮,尽诛同谋者。”之后,汉文帝命人将刘长装入囚车,命令各县依次转运。

中郎将袁盎作为汉文帝的宠臣,自然知道汉文帝此举意在震慑诸侯王,收回地方大权,但却认为汉文帝的处置方式欠妥,毕竟蜀道过于难行,如果刘长死于途中,会导致汉文帝一直以来营造的仁义形象受损,因此劝谏道,“陛下向来骄纵淮南王,不加以限制,以致陷入如此境地,如今却又突然予以严惩。淮南王本就为人刚直,如果在路上遇到风寒而死,恐怕人们会认为陛下不能容人,反而会导致陛下背负杀弟之名,到时又该怎么办呢?”

汉文帝认为袁盎说的不无道理,遂下诏命彻侯和两千石以上的官员们共议。